SCADA系統概述
1.1 SCADA系統概念
1.2 SCADA系統組成
1.2.1 下位機系統
1.2.2 上位機系統(監控中心)
1.2.3 通信網絡
1.2.4 檢測和執行設備
1.3 SCADA系統典型結構
1.3.1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1.3.2 瀏覽器/服務器結構
1.3.3 兩種系統結構比較
1.4 典型工業控制系統及其比較
1.4.1 工業生產行業特性及其控制系統特點
1.4.2 幾種典型工業控制系統
1.4.3 DCS與SCADA系統比較
1.5 SCADA系統的應用
1.5.1 SCADA系統應用效果
1.5.2 SCADA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1.5.3 SCADA系統在高鐵防災系統中的應用
1.5.4 SCADA系統在樓宇自動化中的應用
1.5.5 SCADA系統在油氣長距離輸送中的應用
1.5.6 SCADA系統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數據通信與網絡技術
2.1 SCADA系統中的數據通信
2.2 數據通信概述
2.2.1 數據通信系統組成
2.2.2 數據傳輸的幾個基本概念
2.2.3 差錯控制
2.3 通用串行通信
2.3.1 串行通信參數
2.3.2 流量控制
2.3.3 RS-232C接口特性與串行通信
2.3.4 RS-422與RS-485串行接口
2.3.5 RS-485網絡的主從式通信
2.3.6 串口服務器
2.4 MODBUS通信協議
2.4.1 Modbus 協議概述
2.4.2 常用Modbus 協議
2.5 現場總線技術
2.5.1 現場總線的體系結構與特點
2.5.2 幾種有影響的現場總線
2.6 SCADA系統中的網絡技術
2.6.1 通信網絡概述
2.6.2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與分類
2.6.3 網絡傳輸介質
2.6.4 網絡體系結構與參考模型
2.7 TCP/IP協議
2.7.1 TCP協議
2.7.2 UDP協議
2.7.3 網絡層IP協議
2.8 工業以太網
2.8.1 以太網技術
2.8.2 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2.8.3 工業以太網概述
2.8.4 幾種典型工業以太網
I/O接口與數據采集技術
3.1 SCADA系統I/O接口概述
3.2 I/O接口模塊
3.2.1 數字量模塊
3.2.2 模擬量模塊
3.3 基于PC的數據采集技術
3.3.1 常用的數據采集方法
3.3.2 數據采集中的I/O控制方式
3.4 基于PC的數據采集系統編程
3.4.1 基于DLL的數據采集
3.4.2 基于ActiveX的數據采集程序設計
3.4.3 PC總線I/O板卡設備數據采集編程
3.5 PLC在數據采集系統中的應用
3.5.1 集成PLC與數據采集模塊的模擬量數據采集編程
3.5.2 用PLC與智能儀表配合進行數據采集編程
3.5.3 用PLC進行數據采集編程
3.6 基于虛擬儀器的數據采集技術
3.6.1 虛擬儀器技術
3.6.2 虛擬儀器軟件開發平臺
3.7 基于WEB的遠程數據采集與監控
3.7.1 基于Web的遠程數據采集與監控
3.7.2 利用組態軟件實現數據的遠程訪問
工業控制編程語言標準及基于PC的控制技術
4.1 IEC 61131-3標準的產生與特點
4.1.1 傳統的PLC編程語言的不足
4.1.2 IEC 61131-3標準的產生
4.1.3 IEC 61131-3標準的特點
4.2 IEC 61131-3的基本內容
4.2.1 語言元素
4.2.2 數據類型
4.2.3 變量
4.3 程序組織單元
4.3.1 程序組織單元及其組成
4.3.2 功能
4.3.3 功能塊
4.3.4 程序
4.4 軟件、通信和功能模型
4.4.1 軟件模型
4.4.2 通信模型
4.5 IEC 61131-3標準的5種編程語言
4.5.1 順序功能圖
4.5.2 梯形圖語言
4.5.3 功能塊圖
4.5.4 結構化文本語言
4.5.5 指令表語言
4.6 基于IEC 61131-3標準的編程軟件
4.6.1 MULTIPROG
4.6.2 OpenPCS
4.6.3 CoDesys
4.7 基于PC(PC-BASED)的控制技術及應用
4.7.1 基于PC的控制技術產生
4.7.2 基于PC的控制技術的發展
4.8 PAC在真空制鹽過程控制中的應用
4.8.1 真空制鹽工藝過程與控制要求
4.8.2 真空制鹽控制系統總體設計
4.8.3 真空制鹽過程PID控制方案及其實現
工業控制組態軟件
5.1 人機界面
5.2 組態軟件的產生及發展
5.3 組態軟件的功能需求
5.4 組態軟件系統構成與技術特色
5.4.1 組態軟件的總體結構及其相似性
5.4.2 組態軟件的功能部件
5.4.3 組態軟件技術特色
5.5 主要的組態軟件介紹
5.5.1 iFIX
5.5.2 InTouch
5.5.3 WinCC
5.5.4 羅克韋爾FactoryTalk View Studio
5.5.5 組態王
5.5.6 WebAccess
5.6 組態軟件的局限及功能擴展
5.6.1 組態軟件的功能局限性
5.6.2 用DDE擴展組態軟件功能
5.7 用組態軟件開發SCADA系統上位機人機界面
5.7.1 組態軟件選型
5.7.2 用組態軟件設計SCADA人機界面
5.7.3 SCADA系統中數據報表開發
5.7.4 SCADA系統人機界面的調試
工業控制實時數據交換標準 ―OPC規范
6.1 OPC的開發背景和歷史
6.2 OPC的關鍵技術與體系結構
6.2.1 COM與DCOM技術
6.2.2 COM主要特性
6.2.3 基于OPC的客戶機/服務器數據交換模型
6.3 OPC分層模型結構與對象接口
6.3.1 OPC分層模型結構
6.3.2 OPC對象接口
6.4 OPC接口與數據訪問方法
6.4.1 OPC接口
6.4.2 OPC數據訪問方法
6.5 其他OPC規范
6.5.1 OPC報警與事件
6.5.2 OPC歷史數據存取
6.5.3 OPC批量服務器
6.6 OPC服務器與客戶程序設計
6.6.1 OPC服務器設計
6.6.2 OPC客戶程序設計
6.6.3 OPC軟件工具包
6.6.4 互操作性測試
6.7 OPC UA規范
6.7.1 OPC UA規范提出的背景
6.7.2 OPC UA規范內容
6.8 OPC規范在TE過程模擬仿真與控制中的應用
6.8.1 TE過程模擬仿真與控制系統總體結構
6.8.2 基于OPC規范的TE過程模擬仿真與控制系統實現
工業控制系統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
7.1 功能安全與安全儀表系統
7.1.1 功能安全相關知識
7.1.2 安全儀表系統
7.1.3 安全生命周期
7.1.4 安全儀表產品類型
7.1.5 安全儀表系統與常規控制系統的不同
7.2 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與應用
7.2.1 安全儀表系統設計原則
7.2.2 安全儀表系統設計步驟
7.2.3 安全儀表系統工程應用案例
7.3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
7.3.1 信息安全
7.3.2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概述
7.3.3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與IT系統信息安全比較
7.3.4 工業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及其脆弱性分析
7.4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標準
7.4.1 國際標準和指南
7.4.2 我國國家和行業標準
7.5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
7.5.1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防護措施
7.5.2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典型解決方案
SCADA系統設計與開發
8.1 SCADA系統設計概述
8.2 SCADA系統設計原則
8.3 SCADA系統設計與開發步驟
8.3.1 SCADA系統需求分析與總體設計
8.3.2 SCADA系統類型確定與設備選型
8.3.3 SCADA系統應用軟件開發
8.4 控制策略與PID算法
8.4.1 PID控制算法
8.4.2 PLC中的PID控制指令
8.4.3 PID控制器參數整定
8.5 SCADA系統調試與運行
8.5.1 離線仿真調試
8.5.2 在線調試和運行
8.6 SCADA系統可靠性設計
8.6.1 供電抗干擾措施
8.6.2 接地抗干擾措施
8.6.3 軟件抗干擾措施
8.6.4 空間抗干擾措施
SCADA系統應用案例分析
9.1 污染源在線監控SCADA系統設計與實現
9.1.1 概述
9.1.2 系統結構與特點 |